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技艺精湛,成就卓著。所有传世和出土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和古建筑,都是传统工艺的产物。即此一端,可见传统工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曾起过何等重大的历史作用。许多传统工艺诸如宣纸、紫砂、景泰蓝、云锦、青瓷、雕漆、剪纸、刺绣等,目前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为应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回归乡土、回归自然日益成为普遍性的追求,传统工艺及其制品...
周 星(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 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中国文化知识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提出了“抢救”和“保护”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的任务。为数众多的学者和知名人士大力呼吁,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和政府异乎寻常的快速响应。眼下,有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国家项目和财政预算,已经和正在积极地落实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论证、...
“现在政府已从只重视GDP转向多头并举,煤炭大省山西已经开始从挖煤向‘挖文化’转变了。”山西省文物局政策研究宣传处处长许高哲近日表示,“我们文博系统不再是蜷缩于历史和古董的‘象牙塔’孤芳自赏,文物保护也发挥起了经济价值。” 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年文明看深圳,百年文明...
干竹木器的保护:存放干竹、木器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5~25℃之间,一天之内的变化上下不超过 2~ 5℃。相对湿度宜控制在50~60%之间,一天之内的变化上下不超过3~5%。中国竹、木材的虫害是各种蛀木虫和白蚁。 杀虫灭菌的方法有:①蒸气消毒法;②真空处理法;③毒气熏蒸法。常用的熏蒸药剂有对二氯苯、甲醛、二硫二碳、环氧乙烷等。④药剂浸透法。常用的药剂有氟化钠、氯化汞、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氯萘或萘...
酸性纸的耐折力低,当纸张的PH值低到4~4.5之间时,就变得相当脆弱。如果发现纸的PH值低于5.6,就应当采取脱酸措施。 脱酸的方法可用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饱和溶液(浓度约0.15%)或碳酸氢镁溶液浸渍纸,约20分钟后,纸的酸性即被中和。不用水的脱酸方法可用氢氧化钡甲醇溶液浸渍、甲基化镁作烟雾剂或采用气相二乙基锌除去旧纸张的酸性。 纸张的防霉菌和防虫纸质文物的保存,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以达...
文物影像资料包括照片、幻灯片、影片、底片等。 保护文物影像资料的关键是要创造适宜的贮存环境。 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湿度是55~65%,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对它们的保存不利。彩色片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存,避免酸碱气体的污染,环境温度要在 10℃ 以下。 文物影像资料的贮存环境应保持空气洁净,防止污染。 影像资料的定影水洗过程的质量和保存关系紧密,对影像资料残留的硫代硫酸钠,可使用含...
保存皮革质文物的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脆弱的皮制品可用甘油、羊毛脂、蓖麻子油等保护。对于薄皮革、毛皮,可用甘油和水、蛋黄制成的乳剂保护。 已经变干、变硬、变脆的皮革制品,可先用一块湿海棉在皮面褶缝处擦拭一遍,然后用一种以羊毛脂为主的混合液体进行鞣皮,使之润滑。混合剂中要掺上一些蜡,使酥化部分凝固。浸泡在水中的湿皮革,立即自然干燥,会完全失去韧性,难以复原。应将皮制品在分子量为150...
青铜器保护:氯化物和水腐蚀青铜器,会导致青铜器物全部转化为粉状的碱式氯化铜而彻底损坏,因此保存青铜器的环境需干燥,无空气污染。青铜器除氯化物外的其他腐蚀物,基本上可原状保留不必剔除。 铁器保护:对表面氯化物可用蒸馏水多次浸泡,深洗清除;也可用倍半碳酸钠溶 液浸泡,置换清除。 锡器保护:对蔓延锡疫的锡器应隔离,置于蒸馏水中,煮沸 1小时以上,恢复其白锡状态。当锡加热至160℃以上其质地更加脆...
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技术主要有:控制温湿度 温度过高,容易使纺织品造成干裂、发脆。温度剧烈变化,会降低纤维强度。湿度过高,纺织品易生霉、生虫,受到蛀蚀和污染。 收藏纺织品的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4 ~18℃之间。夏季温度不高于25℃。一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3~5%。避光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对纺织品都有影响。 防菌藏品要经常检查,定期放防菌、防...
对这类文物需要进行化学加固,并清除锈壳和霉斑,避免病害继续发展。 去锈除霉:骨器,可采用加热(100℃以下) 后浸入冷水中的胀缩法使锈壳脱落,或松动后剔除。锈点可用1~2%的稀盐酸或甲酸使其软化再用竹刀剔除,并用蒸馏水和乙醇反复冲洗,直到器物的酸碱度呈中性为止。角、骨、象牙表面上的霉斑,可用2~5%的草酸溶液或柠檬酸液清洗,最后用稀氨水中和并用蒸馏水冲洗。污垢清除后应将器物放在玻璃器皿或塑料袋...
龙桑的徒弟现场表演唐卡绘制 杨建正 “艺术家的钱袋鼓了,徒弟多了,腰杆也挺了,这得益于政府的抢救性保护。”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才旦多吉如是说。《“吉祥哈达”西藏大型文化艺术展》展览到达上海的第二天,聊起西藏唐卡及自身的近况,历经变迁的艺术家们尤感欣慰。 颜料制作有传承 “这些天然颜料制作方法几乎失传,如今又慢慢发芽、新生,不...
拍卖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拍卖行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外拍卖行业蓬勃发展的盛况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1992年10月3日,深圳市的一个拍卖行举办了“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敲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1992年10月11日,北京21世纪饭店世纪剧场举行了“,92北京国际拍卖会”,这两场拍卖标志着中国艺术品拍...
昨天上午阅读谭教授博文《“别不觉闷了!” 》,文中提到:“余秋雨位于浙江慈溪市桥头镇的老宅,很可能成为当地的文保单位了。据桥头镇文化站站长余孟友介绍,最近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正在进行,由其主管的文化站便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向镇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列余秋雨老宅为慈溪市文保单位。( 9月3日《新京报》)” 恰好,老穆目前正在义务从事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与加强文物保护如何两全的话题不绝于耳,伴随着旅游开发部门破坏文物事件的时有发生变得热闹起来。一方面旅游开发的高歌猛进,另一方面严重破坏文物事件屡见不鲜,引得旅游开发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之间矛盾重重。 可以说能够成为文物保护单位是一种荣耀,而能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令这些文物的所在地感到无比荣耀,一旦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疑就变成了一棵摇钱树:能够成为旅游热点...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以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文博界更是非常振奋,在此笔者也谈几点体会。《通知》说要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块儿保护,因篇幅所限,咱们主要说说物质方面盗墓的事情。 《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谈到目前局面时,文中说,“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